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发布了《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本文将从大数据规划纲要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数据规划纲要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为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战略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大数据规划纲要的内容
1. 发展目标
《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大数据应用广泛深入,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 重点任务
(1)加快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强大数据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2)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
(3)推进大数据应用创新。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3. 保障措施
(1)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优化人才队伍。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数据规则制定,推动大数据产业国际化发展。
三、大数据规划纲要的意义
1. 提升国家竞争力。大数据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 促进经济增长。大数据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等特点,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改善民生福祉。大数据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四、大数据规划纲要的实施路径
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大数据产业核心竞争力。
3. 深化应用创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推动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4.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素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保障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