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本文将围绕我国大数据规划,分析其背景、目标、实施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为我国大数据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国大数据规划的背景

我国大数据规划的蓝图与方法_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缓存Redis

1.全球大数据发展态势

21世纪,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各国纷纷将大数据作为战略资源,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2.我国大数据发展现状

我国大数据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我国大数据规划的目标

1.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

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

3.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可控。

三、我国大数据规划的实施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国家大数据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完善政策体系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大数据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大数据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我国大数据规划取得的成果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逐年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万亿元。

2.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大数据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3.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数据安全、可靠、可控。

我国大数据规划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