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杭州市审计局积极拥抱大数据,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杭州审计大数据的应用背景、应用领域、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智慧监管提供有益借鉴。
一、杭州审计大数据的应用背景
1. 政策背景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随后,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
2. 技术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数据处理、存储、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为审计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3. 实践背景
近年来,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传统的审计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杭州审计局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杭州审计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1. 财务审计
通过对财政、金融、企业等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审计大数据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潜在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2. 政策审计
审计大数据可以实时监测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政策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3. 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分析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数据,审计大数据可以评估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参考。
4. 风险防控
审计大数据可以帮助审计部门识别、评估和防范各类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
三、杭州审计大数据的应用成效
1. 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大数据的应用,使审计工作从人工审核转变为自动化审核,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2. 提升审计质量
审计大数据通过多维度、多角度分析,提高了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了审计质量。
3. 优化资源配置
审计大数据的应用,使审计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审计重点,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4. 强化风险防控
审计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类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
杭州审计大数据的应用,为我国智慧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大数据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力度,以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2018).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国务院办公厅. (2015). 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Z].
[3] 胡鞍钢. (2016).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