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务大数据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政务大数据建设的背景、现状、挑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新时代智慧政府发展提供参考。
一、政务大数据建设的背景
1. 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为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2. 社会需求推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务大数据建设能够有效整合政府资源,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技术创新驱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政务大数据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全流程的智能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政务大数据建设的现状
1. 数据资源日益丰富
我国政务大数据资源已初步形成规模,涵盖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已覆盖19个省级单位,数据量超过600亿条。
2. 数据共享交换逐步推进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级单位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
3.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政务大数据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政务大数据建设面临的挑战
1.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政务数据来源广泛,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一致等问题,制约了政务大数据的应用。
2. 数据安全风险加剧
随着政务大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问题,成为政务大数据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
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政务大数据建设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政务大数据发展需求。
四、政务大数据建设对策
1.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对政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 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政务数据安全。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引进、培训、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 深化应用场景创新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务大数据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政务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政务大数据建设是新时代智慧政府发展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