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数据治理的挑战。为了规范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高数据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本文将对比分析国内外大数据标准,探讨构建新时代数据治理的基石。
一、大数据标准概述
1. 大数据标准的定义
大数据标准是指在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2. 大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大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大数据标准有助于规范大数据产业发展,降低产业门槛,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大数据标准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二、国内外大数据标准对比
1. 国际大数据标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化机构之一,其发布的ISO/IEC 29110标准系列为大数据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该系列标准涵盖了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等环节,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国际电信联盟(ITU)
ITU发布的Y.3230系列标准为大数据通信与网络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系列标准主要针对大数据的传输、交换、存储等方面,确保大数据在通信网络中的高效传输。
2. 我国大数据标准
(1)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GB/T 35778-2017《大数据服务分类与代码》为大数据服务提供分类与编码规范,有助于提高大数据服务质量。GB/T 35779-2017《大数据技术术语》对大数据技术相关术语进行规范,有助于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2)行业标准
我国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大数据行业标准,如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大数据标准。这些行业标准在各自领域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三、构建新时代数据治理的基石
1.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1)完善国家标准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大数据国家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覆盖面和适用性,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推动行业标准发展
鼓励各行业制定大数据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创新。
2. 提高数据质量
(1)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环节的数据质量。
(2)推广数据清洗技术
采用先进的数据清洗技术,降低数据噪声,提高数据质量。
3. 保障数据安全
(1)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2)加强数据安全人才培养
培养具备数据安全意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数据安全保障提供人才支持。
大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构建新时代数据治理的基石。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提升全社会数据安全意识,共同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