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大数据时代,税收监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稽查作为一种新兴的税收监管手段,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正逐渐成为我国税收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大数据稽查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数据稽查的定义与特点

大数据稽查科技赋能下的税收监管新篇章 前端技术

1. 定义

大数据稽查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等税收相关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实现对税收违法行为的精准识别、高效查处和有效防范。

2. 特点

(1)数据量大:大数据稽查涉及的数据量巨大,包括纳税申报数据、财务数据、交易数据、税务稽查数据等,为税收监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分析速度快: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为税收监管提供了快速响应的能力。

(3)精准度高: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大数据稽查能够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精准识别,提高稽查效率。

(4)智能化程度高:大数据稽查系统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情况,降低人工干预。

二、大数据稽查的应用

1. 税收风险管理

大数据稽查有助于税收风险管理,通过对纳税人经济活动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税收风险点,为税务机关提供风险预警。

2. 税收稽查

大数据稽查能够提高税收稽查的精准度和效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实现对税收违法行为的精准识别和查处。

3. 税收服务

大数据稽查可以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税收服务,如税收政策解读、税收风险提示等。

4. 税收征管改革

大数据稽查有助于推动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优化税收环境。

三、大数据稽查面临的挑战

1. 数据安全问题:大数据稽查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成为一大挑战。

2. 技术人才短缺:大数据稽查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的人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相对匮乏。

3. 法律法规滞后:大数据稽查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需要不断完善。

4. 税务机关内部协同不足:大数据稽查需要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

大数据稽查作为一种新兴的税收监管手段,在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优化税收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大数据稽查面临的挑战,我国税务机关应积极应对,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培养技术人才、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内部协同,以推动大数据稽查在税收监管领域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李晓红. 大数据背景下税收监管研究[J]. 税务研究,2018(2):25-28.

[2] 刘洋,张宇. 大数据时代税收稽查策略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19(4):56-58.

[3] 陈晓红,杨晓东. 大数据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J]. 税务研究,2017(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