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各行各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暨南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在大数据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致力于培养未来数据驱动人才。本文将从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的发展历程、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

一、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发展历程

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探索与创新,培养未来数据驱动人才 响应式设计

1. 2015年,暨南大学成立大数据研究院,标志着学校在大数据领域正式迈入研究与实践阶段。

2. 2016年,暨南大学与华为公司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旨在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 2017年,暨南大学获批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为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4. 2018年,暨南大学成立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广东省实验室,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大数据领域的科研实力。

5. 2019年,暨南大学与广东省大数据管理局共建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大数据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培养模式

1. 产学研结合:暨南大学与华为、腾讯、阿里等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横跨学科:大数据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暨南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体系。

3. 国际化视野:暨南大学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三、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数学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 实践课程:大数据项目实战、企业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特色与优势

1. 强大的师资力量: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的教师队伍由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组成,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2. 丰富的科研资源:暨南大学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广东省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3. 广阔的就业前景: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暨南大学大数据方向在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致力于培养未来数据驱动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暨南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大数据事业贡献力量。